特写特讯!宏达新材控股股东获刑罚款:虚开发票、行贿行为终遭制裁

博主:admin admin 2024-06-29 20:09:10 723 0条评论

宏达新材控股股东获刑罚款:虚开发票、行贿行为终遭制裁

江苏镇江 - 2024年6月12日,据江苏省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消息,宏达新材(sz002211)控股股东江苏伟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江苏伟伦”)因犯虚开发票罪、单位行贿罪,被判处罚金共计180万元。

法院查明,2018年至2019年,江苏伟伦为虚增收入、利润,向某公司虚开专用发票33张,金额合计人民币1460余万元;2019年,江苏伟伦为谋取不正当利益,向某国有单位提供巨额贿赂。

法院认为,江苏伟伦的行为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,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,情节严重。遂作出上述判决。

案件背景

江苏伟伦成立于2007年,注册资本8696万元,主要从事投资管理、高分子材料和机械设备贸易。2019年1月,上海鸿孜曾受让江苏伟伦持有的宏达新材股票成为公司控股股东;2021年10月,根据法院判决,上海鸿孜又将持有的公司股票用于抵偿其所欠江苏伟伦债务,此次变动后,江苏伟伦成为宏达新材的控股股东,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也变更为朱恩伟。

案件警示

近年来,随着国家对市场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,虚开发票、行贿等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。但仍有一些企业心存侥幸,铤而走险。宏达新材控股股东的违法行为,为相关企业敲响了警钟。

企业应当树立遵法守规意识,加强内部管理,杜绝类似行为发生。同时,相关部门也要加强执法力度,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,维护市场秩序,保护公平竞争。

vivo出让当地公司股权?中国手机厂商印度“本土化”困局待解

北京 - 近日,有消息称中国智能手机厂商vivo正与印度合作伙伴进行谈判,拟将部分当地公司股权转让给后者。此举引发业界猜测,vivo此举或为其在印度市场进一步“本土化”战略的一部分。

vivo是步入印度市场的众多中国手机厂商之一,凭借着高性价比和强悍的营销策略,vivo在印度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,一度成为印度市场份额最高的手机品牌。然而,近年来,随着印度政府加强对中国企业的审查,以及小米、realme等其他中国手机厂商的强势崛起,vivo在印度市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。

为了应对挑战,vivo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推进其在印度的“本土化”战略。其中,一项重要举措就是与印度当地企业合作,建立合资公司。例如,2019年,vivo与印度电子制造商Dixon Technologies合作,在印度建立了一家制造工厂。

有分析人士认为,vivo此次拟转让部分当地公司股权,可能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其与印度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,加强其在印度的本土化运营能力。通过将部分股权转让给印度合作伙伴,vivo可以更好地融入印度的商业环境,并获得更多来自印度政府的支持。

然而,也有分析人士指出,vivo此举也可能意味着其在印度市场正面临着一定的困难。印度市场竞争激烈,利润空间狭窄,vivo可能希望通过转让股权来降低成本,提高盈利能力。

中国手机厂商在印度市场普遍面临着“本土化”困境。一方面,印度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产业,对中国企业实施了一系列限制措施,例如提高关税、加强审查等。另一方面,印度消费者对于价格敏感度较高,中国手机厂商为了保持竞争力,不得不压缩利润空间。

在这样的情况下,中国手机厂商需要通过加强“本土化”来提升自身竞争力。具体而言,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

  • 与印度当地企业合作,建立合资公司,充分利用印度当地的资源和优势。
  • 加大研发投入,开发符合印度消费者需求的产品。
  • 加强本地化服务,提升售后服务水平。
  • 积极参与印度社会公益事业,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。

只有通过加强“本土化”,中国手机厂商才能真正融入印度市场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The End

发布于:2024-06-29 20:09:10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夜间新闻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